球迷网

图片
安徽铜陵: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心坎里

来源: 党建网微平台

发布时间: 2025-07-29

浏览次数:

字体: [小] [中] [大]

安徽铜陵: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心坎里

安徽省铜陵市委宣传部

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、深入群众、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,是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。安徽省铜陵市找准理论宣讲关键点,构建理论宣讲“协同圈”“引力圈”“生态圈”,“宣”出深度、“讲”出温度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、走进群众心坎里。

拓展宣讲格局,构建多元发力“协同圈”

坚持“一盘棋”意识,整合多方资源,打通信息壁垒,绘好理论宣讲“一张图”。

打造集成化模式。印发《球迷网加强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实施“个十百千万”工程,打造一个宣讲联盟、十支宣讲示范团、百个县区宣讲小分队、千名领导干部、万名党员先锋构成的全员式宣讲梯队,组建综合协调、名家宣讲、艺术化宣讲、云端宣讲等工作室。

打造全流程机制。通过建队伍、育人才、办赛事、重服务“四维发力”,构建由专家学者、典型模范、业务能手等组成的宣讲人才库,建立目标明、任务清、保障实的“三位一体”宣讲名嘴培育机制。探索“你点单、我派单”精准化服务模式,推动“政府端菜”向“群众点菜”模式转变。

打造立体化平台。组建青年、巾帼、专家、英模等宣讲团,开展分众化、互动化宣讲,培育多元化宣讲品牌,打造“银耀铜都”“老兵宣讲团”“巾帼宣讲团”。聚焦理论热点和发展焦点,开办“铜都大学堂”。结合民间文艺、红色文化,成立“乡音理响”“铜都红话筒”等特色宣讲队。

升级传播形式,构建多轮驱动“引力圈”

坚持“需求导向”,把握“用户思维”,以理论宣讲质效叩开群众“心门”。

思政教育助力宣讲燃起来。深挖红色“富矿”,组织“老兵宣讲团”深入社区、乡镇、学校讲好革命故事。在铜陵学院组建“沈浩精神宣讲团”,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沈浩精神、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宣讲。丰富精神“粮仓”,开展“讲好铜陵故事讲活铜都精神”“理响铜官·光影传薪”等宣讲活动,通过观看红色电影、开展知识竞答、聆听红色宣讲等,打造宣讲与思政“融合牌”。

文化搭台助力宣讲潮起来。突破传统宣讲模式,用好微访谈、情景剧、脱口秀等艺术化形式,启动“铜声讲理阅读拓艺”沉浸式宣讲,用“沉浸式听”“体验式看”“交互式谈”等方式赋能理论宣讲,变“照本宣科”为“寓教于乐”。

文明实践助力宣讲实起来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,开展“红色屋场会微宣讲”“同在党旗下·初心大讲堂”。聚焦基层治理实际,整合“宣讲主题+文明实践+志愿服务”,开展“进网入格”宣讲,推出“小板凳”微宣讲、“庭院夜话”等特色做法。

激活人才引擎,构建双向奔赴“生态圈”

坚持把青年作为理论宣讲的“轻骑兵”和“生力军”,用党的创新理论感召青年、武装青年,实现理论与青年“双向奔赴”。

比学赶超聚人气。连续举办三届微宣讲竞赛,吸引宣讲“新星”参赛促训、以赛促学。遴选政治素养、业务能力俱佳的青年讲师团成员,全年有序开展百场“五进”宣讲、“青年大学习”线下交流分享、“青年读书会”,引导宣讲“后浪”变“热浪”。

走上云端增热气。打造指尖上的宣讲阵地,突出网民视角和网络语态,策划打造“临津‘义’话”“铜理一起”等融媒理论节目,每期一策划、每月一主题,推出“解锁文旅融合‘流量密码’”“乡风文明新风尚”等短视频,推动理论宣讲上云端、到面前、进心田。

为民服务接地气。创新开展文明新风辩论式宣讲,通过“文明新风宣讲+主题辩论活动”,变传统劝导为全民思辨。聚焦青年所需所盼,精心打造“青年夜校”,定制理论宣讲+兴趣培育+技能提升“学习礼包”,利用课前十分钟开展理论微宣讲,让理论宣讲“有趣”更“有料”。(执笔人:周宇、孙昳恒)